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考编小程序|砖题库华图文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广州 在线咨询
    深圳 在线咨询
    佛山 在线咨询
    珠海 在线咨询
    中山 在线咨询
    清远 在线咨询
    韶关 在线咨询
    东莞 在线咨询
    惠州 在线咨询
    汕头 在线咨询
    汕尾 在线咨询
    潮州 在线咨询
    揭阳 在线咨询
    梅州 在线咨询
    河源 在线咨询
    湛江 在线咨询
    肇庆 在线咨询
    江门 在线咨询
    阳江 在线咨询
    茂名 在线咨询
    云浮 在线咨询
    广东华图 在线咨询
  • 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之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2016-08-25 14:44 广东人事考试网 来源:广东人事考试 微信公众号 备考QQ群 华图在线APP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以下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信息: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之认识的基础和本质,更多关于广东事业单位考试,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请关注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广东人事考试网

    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之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广东人事考试http://gd.huatu.com/)整理: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之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更多关于2016广东事业单位考试,2016广东事业单位备考,广东事业单位资料信息,请关注广东公务员考试/广东人事考试

    广东事业单位推荐 招聘汇总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2017国考推荐:国考备考群 579429850 
     

    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之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不仅在世界观上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在认识论上也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是由于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而产生的。

      可知论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和一些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张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科学的认识论。它不仅同不可知论是根本对立的,而且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根本不同,也同旧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有本质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但它们有原则上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1.实践的含义及要素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所以,实践既是人的活动,又是物质性活动,前者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后者体现了客观性原则。实践的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的客体是指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实践的手段则是指把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形式

      (1)实践的特征

      第一,客观现实性。

      第二,自觉能动性。

      第三,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形式

      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生产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第三,从人类知识的根源来看,人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给认识提供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在探索和解决新课题中向前发展;第二,实践不断给人提供大量的有关的经验材料;第三,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了日益完备的物质条件;第四,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着认识主体的进化和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真题链接

      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书本知识不能指导实践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一切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答案】C

      【解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是指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实践。故本题选C。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集中地表现为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按其性质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分。认识的性质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正确的认识可以使人掌握客观规律以指导人的活动;第二,正确的认识可以使人的实践具有计划性;第三,正确的认识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第四,正确的认识可以使经验上升为理论,可以使人实现对自己的认识。相反,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它妨碍人们去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若把错误认识变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实践决定认识和认识指导实践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主体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指导下实践。离开实践就没有认识,实践又总是包含着认识作为它的构成因素。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接受检验的过程,同时也是它指导实践、发挥认识功能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我们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内在根据。

      (三)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认识活动是一种主体与客体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2.认识是摹写、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统一。
     


      相关阅读推荐:

      》》》2017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信息汇总 |国考冲刺课程39元 
      》》》广东人事考试:2016年广东各地区事业单位招聘汇总(8月24日)
      》》》广东人事考试:2016年广东各地区教师招聘汇总(8月24日)
      》》》广东人事考试:2016年广东各地区公务员公开选调汇总(8月24日)
      》》》2017年公务员考试备考技巧 |2017年国考笔试课程

      以上是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之认识的基础和本质的全部内容,更多广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请加事业单位考试群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群,及关注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广东人事考试网

    关键词阅读: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 2016年广东事业单位备考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

    (编辑:广东华图)

    热门推荐
    辅导课程
    联系方式
    • 事业单位考试职测题库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管理综合+职测教材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通用能力测试(综合类)教材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写作

    线上微信客服

    扫一扫:在线沟通
    报考过程有疑惑?
    专业客服来答疑

    事业单位公众号

    扫一扫:马上关注
    最新招考资讯
    尽在gdhtsydw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面试辅导课程
    • 扫码下载:华图在线APP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广东华图
    • 扫码进入官网微博:广东华图

    考试工具更多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辅导课程
    华图题库
    广东华图官方微信 广东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gdhtgwy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招考信息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