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师招聘考试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

砖题库直播职位库文库题库阅读|

微博微信QQ群问答师资

020-61136179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广东人事考试 >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教育综合知识 > 教育知识与能力11(学习理论 )

教育知识与能力11(学习理论 )

2015-09-23 11:30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 http://gd.huatu.com/jiaoshi/ 作者:广东华图 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导读】苛勒的完形——顿悟说(格式塔学派) 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以格式塔学派为代表。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刺激和反应之间逐步形成联结的过程,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思想。

  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为帮助考生更好备考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专家整理了一系列考试技巧。下面广东人事考试网为考生提供教育知识与能力11(学习理论 ) ,望考生多加关注,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答疑群:145334620。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格式塔学派)

  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以格式塔学派为代表。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刺激和反应之间逐步形成联结的过程,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思想。

  1.苛勒的经典实验:在一个大房间里,猩猩可以看到房顶上悬挂着一串香蕉,但是它够不到。房内有几个箱子。猩猩一开始试图跳起来抓取香蕉,但是没有达到目的;它不再跳了,而是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仿佛在观察房间里的东西,过了一会,猩猩突然走到箱子前面,站着不动,过一会儿,它把箱子挪到香蕉下面,跳到箱子上,取到香蕉。如果一个箱子不够高,猩猩还能把两个或更多的箱子叠起来拿到香蕉。结果表明:猩猩不是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来学习如何拿到香蕉的,而是突然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的。苛勒把黑猩猩的这种表现称为“顿悟”或“领悟”。

  2.完形——顿悟说的主要观点

  (1)从学习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格式塔(或称完形)

  (2)从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而是对情境的突然顿悟的过程;所谓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

  (3)刺激和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提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和反应之间是没有任何中介因素的。)

  3.评价

  (1)贡献

  ①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

  ②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2)局限

  ①把学习完全归于有机体自身的组织活动,否认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②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获取知识,把新获取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想联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或知识体系。

  (2)学习的环节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其次,是将新获得的知识进行转化,我们运用各种方式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将信息纳入我们的认知结构中,以适应今后的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第三,评价是对知识转化过程的一种检查。通过评价可以核对我们处理知识的方式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的是否得当。评价经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布鲁纳学习理论学习观的教育意义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学必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那些组成要素,并最好能画出各组成要素的关系的图解。其次,教师应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中死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①动机原则。

  ②结构原则。

  ③程序原则

  ④强化原则。

  (3)布鲁纳学习理论教学观的教育意义

  根据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为了促进中小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应该必须全面的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应注意:首先,教学本身应有新异性,同时跨度适当,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其次,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教学材料的性质特点,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第三,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3.发现学习论

  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奥苏伯尔是与布鲁纳同一时代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他也重视认知结构,但他强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对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进行研究。

  1.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即非字面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一旦新旧知识建立这种实质性的联系,学习者就可以用不同形式表达相同的意思。所谓非人为的联系,即有内在联系而非任意性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了某种合理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3)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

  ②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

  第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

  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同化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其中,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即下位学习(或称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或称总括学习)和并列学习(或称组合学习)。

  (1)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例:原有观念“鱼”,由“带鱼”“草鱼”“鲫鱼”等从属观念组成,现在要学习“鲤鱼”,可以把它纳入“鱼”观念之中。过去学过“爱国行动”,现在要学习“保护能源”、“清洁环境”等新观念。)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的主要区别在于学习之后原有观念是否发生本质属性的改变。

  (2)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

  (3)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特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如学习质量与能量、遗传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

  3.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

  他认为认知结构是按层次的形式组织起来的诸多类属者,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4.先行组织者技术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也就是说,通过呈现“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例如:在学习“钢”的概念之前呈现“金属”和“合金”的概念。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0世纪50年代,由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界兴起了一种新的理论倾向——信息加工论,即用计算机的心里处理过程来类比人脑的认知过程,用信息的接受、储存和提取来解释学习的具体过程,其主要理论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教学过程也要根据学生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的特点,来影响这一过程。教学阶段和学习阶段是完全对应的。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而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是否吻合。

  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认为,学习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项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他基于信息加工的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具体的说明了学习的过程。如图6所示。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主要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信息流;另一部分是控制结构,由执行控制和期望事项组成。

  (1)信息流

  从这一模式是一个信息从一个假设的结构流向另一个假设的结构的过程。

  第一,感觉登记。

  第二,短时记忆。

  第三,长时记忆。

  第四,信息提取,发生反应。

  (2)控制结构

  在信息加工的流程中,控制结构至始至终都在起着作用。控制结构包括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两部分。

  期望事项是指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学习动机。是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正是因为学生有了对学习的某种期望,教师给予的反馈才会具有强化作用。也就是说,反馈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反馈能肯定学生的期望。

  执行控制即加涅所讲的认知策略,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等。是已有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

  2.学习阶段

  在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一环接一环,与此相应的学习阶段则把这些内部环境与构成教学的外部事件联系起来。加涅把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保持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以及反馈阶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个广泛而模糊的术语,不同人使用这一术语含义不同,其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分支领域较多。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理解环境和赋予信息以特殊意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二)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作为其学习理论的基础性假设,建构主义对知识、学习的实质、对于学习者的经验世界提出了新的认识。

  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包括: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制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2.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学习者综合、重组、转换、改造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新信息、新事物、新现象,或者解决新问题,最终生成个人的意义。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3)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提出了情境性认知的观点。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如名词术语等),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近年来关于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研究表明,即便年龄很小的孩子也已经形成了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丰富得多的知识经验。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4、教学观:强调情景式教学、合作学习

  (三)对教育的意义:

  1.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3.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做是动物或机器,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却忽视人类情感、态度、价值等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对学习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人本主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类。人本主义者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而且是学习者所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有意义学习包含四个要素:

  1.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之中,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参与;

  2.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3.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

  4.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和学到了什么。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重视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学生中心模式又称为非指导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关注“广东华图”微信,获取最新资讯、真题答案、内部资料等信息!

  考公神器【华图在线APP下载】|微信搜索“广东华图

  公职交友社区【新公社APP下载】|微信搜索“gdhtgwy
 

相关阅读推荐:
》》》拼24天拿下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
》》》第九届华图杯素质大赛报名地址
》》》2016国考行测技巧大汇总

(编辑:广东华图)

2017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
京ICP备11028696号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