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考编小程序|砖题库华图文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广州 在线咨询
    深圳 在线咨询
    佛山 在线咨询
    珠海 在线咨询
    中山 在线咨询
    清远 在线咨询
    韶关 在线咨询
    东莞 在线咨询
    惠州 在线咨询
    汕头 在线咨询
    汕尾 在线咨询
    潮州 在线咨询
    揭阳 在线咨询
    梅州 在线咨询
    河源 在线咨询
    湛江 在线咨询
    肇庆 在线咨询
    江门 在线咨询
    阳江 在线咨询
    茂名 在线咨询
    云浮 在线咨询
    广东华图 在线咨询
  • 2014年广东乡镇事业单位高频考点:政治

    2014-05-13 20:35 广东人事考试网 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微信公众号 备考QQ群 华图在线APP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以下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信息:2014年广东乡镇事业单位高频考点:政治,更多关于广东乡镇,事业单位,统招,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的内容,请关注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网/广东人事考试网

    哲学概述(共2个)
    【考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考点2】哲学的基本派别
    根据物质与意识第一性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调感观认知与理性推理及客观证据,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该流派在关于世界起源的解释上尚无定论。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内容十分之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客观唯心主义,其包涵了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比较古老的“具象神”宗教,强调主宰万物的神灵的客观存在。
    主观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因为人的意识(而非神灵的)存在。更深入地追究,就是将“认知”与“存在”等价起来,主观唯心主义所讲的“存在”是狭隘的“客体”对于“主体”的被认知。
    绝对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的末尾对“绝对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但其原文十分之复杂难懂,就连哲学家瓦勒斯、罗素也难以作出解释。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时“绝对唯心”陷入了与“客观唯心”一样的观点,但不同的是绝对唯心对“神灵是实体”进行了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兰苏菲主义均属于该范畴。
    唯物论(共3个)
    【考点1】物质
    就内涵方面而言,物质或叫物,是永不均匀满布于时、空中的填充内容,其唯一属性是质量。(简):物是时、空的填充内容,独具质量。就外延方面而言,物指所有的物件,包括“精神物件”与“现实物件”。“宇宙”三要素为时间、空间、质量。其中质量与空间是物件的基本属性,而质量与空间及时间都是事件的基本属性。
    【考点2】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考点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论(共4个)
    【考点1】实践
    实践是人的主观的、感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是历史的活动。科学证明,人类历史同自然历史都是客观的过程。同样,构成人类历史的实践以及实践自身的历史发展也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①改变自然,迫使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消费、流通、信托、服务等活动,它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
    ②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包括政治、军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活动。
    【考点2】认识
    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主体是有生命的物体,是行为的主导者和实行者。生物主体具有行为的需要和行为的能力,行为是生物主体的日常生活方式。
    【考点3】真理
    真理是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与谬误
    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①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
    【考点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
    (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唯物辩证法(共6个)
    【考点1】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普遍性
    (1)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个世界)
    (4)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1)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方法论要求:
    A.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B.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考点2】发展
    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①要把事物看成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要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③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考点3】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实质。我们看待一切问题、处理所有事情,既要树立全面观,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优先考虑;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因此,必须做到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即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考点4】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即新的肯定阶段,反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起伏性和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综合体现。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在更高的阶段上重复旧的阶段的某些特征,由此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考点5】现象与本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现象与本质是辩证统一的。
    两者相互区别
    1)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肤浅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单纯的、深刻的。
    2)现象是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本质则只能运用抽象思维,间接地被人认识。
    两者相互联系
    1)两者相互依存,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表现,现象与本质统一在同类事物中。
    2)现象是人们认识本质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考点6】五个范畴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唯物史观(共3个)
     
    【考点1】社会的基本结构
    群体结构、组织结构、社区结构、制度结构、意识形态结构。
    【考点2】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生产力适合生产关系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考点3】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即人的社会性。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毛泽东思想概述(共3个)
    【考点1】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及形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和曲折发展等多个阶段。
    (1)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2)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3)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了大量著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
    (4)在解放战争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在军事原则、战略策略和政策、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等方面,均有新的重大发展。
    (5)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毛泽东等在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观点,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但毛泽东晚年也有失误,毛泽东思想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考点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根本点和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共5个)
    【考点1】近代中国社会
    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基本内容: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考点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纲领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第二,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各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
    第三,保护民族工商业。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考点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考点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共3个)
    【考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具备的条件: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及在国民经济中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援助,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环境。
    【考点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考点3】社会主义改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共2个)
    【考点1】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考点2】社会主义建设
    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间,虽然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的失误,但从主导方面来看,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克服了许多方面的困难,我国的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有一定发展,奠定了后来发展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邓小平理论(共3个)
    【考点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978-1982年为基本理论命题提出的阶段;
    1982-1987年为理论形成基本轮廓的时期;
    1987-1992年为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
    1992-1997年为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1)第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产生
    (2)1982年,十二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4)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5)1997年,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考点2】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考点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共1个)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发展观(共1个)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以上是2014年广东乡镇事业单位高频考点:政治的全部内容,更多广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请加事业单位考试群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群,及关注广东事业单位招聘网/广东人事考试网

    关键词阅读: 事业单位 广东乡镇 统招

    (编辑:广东华图)

    热门推荐
    辅导课程
    联系方式
    • 事业单位考试职测题库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管理综合+职测教材
    •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通用能力测试(综合类)教材
    •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写作

    线上微信客服

    扫一扫:在线沟通
    报考过程有疑惑?
    专业客服来答疑

    事业单位公众号

    扫一扫:马上关注
    最新招考资讯
    尽在gdhtsydw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广东事业单位考试面试辅导课程
    • 扫码下载:华图在线APP
    •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广东华图
    • 扫码进入官网微博:广东华图

    考试工具更多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辅导课程
    华图题库
    广东华图官方微信 广东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gdhtgwy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招考信息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