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务员考试题_河北省公务员成绩公示2021
2021-04-19 18:17 中国人事考试网 来源:河北公务员考试网
广东人事考试网同步河北公务员考试网信息:河北省公务员考试题_河北省公务员成绩公示2021,更多关于河北公务员成绩,河北省考成绩,河北省公务员考试专题网,河北公务员考试网的信息,请关注人事信息考试网/广东人事考试网。
2021年河北省考笔试成绩查询会不会提前呢?!难说呦 今年联考清奇行事风格,过年前都能突然发公告呢!成绩冷不丁的突然发布,小编也不会太惊讶,但是事关上岸你真的不着急吗?无论考的好与不好,都要做好下一步打算啦,面试需要提前准备!
2021年河北公务员各市考试成绩查询(汇总) | |||||
石家庄 | 成绩查询入口 | 唐山 | 成绩查询入口 | 秦皇岛 | 成绩查询入口 |
邯郸 | 成绩查询入口 | 邢台 | 成绩查询入口 | 保定 | 成绩查询入口 |
张家口 | 成绩查询入口 | 承德 | 成绩查询入口 | 沧州 | 成绩查询入口 |
廊坊 | 成绩查询入口 | 衡水 | 成绩查询入口 |
>>历年河北省考时间安排表<<
年份 | 笔试时间 | 成绩查询 | 面试时间 |
2020 | 8月22日、23日 | 9月16日前 | 9月26日-10月19日 |
2019 | 5月19日 | 6月14日前 | 6月29日-7月8日 |
2018 | 4月21日 | 5月24日前 | 6月2日-6月4日 |
2017 | 4月22日 | 5月14日前 | 5月26日-6月11日 |
成绩查询: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每年省考笔试结束后,笔试成绩会在一个月左右公布,今年预计会在4月中公布笔试成绩。
面试时间: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每年面试时间与排名公布时间也会间隔一个月左右,所以各位小伙伴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成绩公布的同时,做好面试备考工作。
2021年河北省考面试技巧
公务员面试答题技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近几年来,从全国各地的省考面试题目来看,对时事的考查比例越来越大,其中以综合分析和言语理解与表达为最,一般为社会现象、名言警句、观点题、演讲等。这类题目要想得分关键看两点,一是了解题目背景,理清题干意思,二是答题中凸显对热点时事的关心,提升政治高度。华图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例:当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各地散发病例也在增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春节将至,人流、物流将大幅增加,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倡议“就地过年”。有人积极响应,也有人说“返乡过年”才有年味,你怎么看?
这道双观点题围绕的核心话题是2021年要不要回家过年的问题,我们要想答好这道题,首先得了解年前的疫情现状。比如截至1月14日,据官方报告显示现有确诊病例1001例。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多数省份纷纷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在了解完这三件时事之后便能确保解答这道题目的思路不会出现偏差。
其次要了解的是我们如何做到安心就地过年。比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力求做到“送温暖留心”、“强政策留岗”、“稳生产留工”、“优服务留人”。在了解完这件时事后我们在谈措施的时候才能紧扣核心话题,不仅做到有话可说,还能做到精准施策。
最后我们还是要关注那些想要回家能够回家过年的群众的诉求。比如国家卫健委发布相关通知,要求“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集、不流动,每7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次日并对该通知作出详细的解读,确保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了解完这两件时事后,我们的观点才能更加客观全面,不至于一刀切地认为我们必须都得“就地过年”。
【河北公务员面试备考知识】
2021年公务员面试热点:依法夯实家庭教育责任
热点背景
近日,《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不少人疑惑,为什么教育孩子这种家务事,法律也要“插手”?
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处于一种“自觉”的状态。不少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未成年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很多父母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成才观来塑造孩子,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有的甚至将殴打虐待作为家庭教育方式。
对此,草案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况等歧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模拟试题
近日,《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况等歧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有人认为,该草案的规定有利于加强家庭责任感。也有人质疑,家庭教育是家务事,法律插手不是很必要。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近年来,家庭教育问题屡屡登上网络热搜,其中不乏有丧偶式育儿、重男轻女、家庭虐婴虐童等。这些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焦点问题,而《家庭教育法》的出现,正是家庭教育向法治化迈进的重要一步,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有人认为,该草案的规定有利于加强家庭责任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从以往的家庭教育模式来看,教育责任往往出于一种“自觉教育”状态。但往往很多父母对家庭教育责任缺乏认识,常出现对未成年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现象。当家庭教育明确在立法中出现时,一来明确了家长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从“自觉教育”转向“责任教育”,从思想上建立起教育责任意识。二来有了相关细则,也能让父母在教育行为上有一定的行为引导,明确了教育行为中“不可为”的部分。三来立法中包含了大量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措施以及提供了基层组织、司法机关可以介入恶性家庭教育事件的依据,让恶性家庭教育从违反社会公德到违反法律法规,更加有效地保障了未成年人的权益。
但也有人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务事,利用法律不必要。这里既有误区,也有事实。一方面误区在于家庭教育是家务事,也不仅是家务事。近期发生的一些热议事件,例如石家庄女婴坠楼事件、杭州女儿被当樊胜美事件、茂名少女举报父母逼婚事件等等,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家务事,还涉及到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权、教育权、传统教育中重男轻女等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是对孩子的不公,更会影响社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事实在于法律介入家庭问题确实存在难度。这一点与早几年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子女不得冷落父母有雷同之处。想法虽然很好,但是落实比较难。毕竟家庭教育方式本身比较私密、孩子自我维权意识也比较弱、国人传统观念里对家庭问题总是劝和为主,所以即便出现了问题,法律效用的存在感往往也不太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希望法律永远不需要插手家庭教育这样的家务事,但我们也希望法律能为家庭教育问题兜底保障。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是法律需要插手,学校、社区居委会、妇联等组织都应该加入到普及家庭教育责任,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当中,保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家庭的关爱,享受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以上是河北省公务员考试题_河北省公务员成绩公示2021的全部内容,更多中国人事考试网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中国人事考试网/广东人事考试网。
(编辑: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