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章节习题:学习迁移(3)
2015-09-16 13:50 广东人事考试网 http://gd.huatu.com/ 文章来源: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预约即可获得考试大礼包及最新招考信息!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2.C【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
扰、阻碍。
3.D【解析】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即后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能够影响前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
4.B【解析】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其中,近迁移是指将所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到与原来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去。
5.A【解析】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6.B【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够促进初等数学的学习,是典型的正迁移,又因从高等数学到初等数学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所以又是属于逆向的。
7.B【解析】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8.C【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具体迁移也叫特殊迁移,是特殊知识技能的迁移。
9.A【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10.C【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
11.A【解析】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12.A【解析】桑戴克和伍德沃斯等人提出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
13.D【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自发的,桑戴克等人用大量实验证明,迁移是非常具体、有限的,只存在于含有相同要素的领域,这些都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
14.B【解析】概括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他在1908年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15.C【解析】概括化理论也称为经验类化说,认为先前学习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两种学习中。
16.A【解析】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
17.B【解析】奥苏贝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他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18.D【解析】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问关系的理解,注重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19.C【解析】产生式迁移理论是关于程序性知识或认知技能的迁移理论,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20.D【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智力和能力、认知结构、心理准备状态;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
21.A【解析】学习定式是先前学习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既可以带来正迁移,也可以带来负迁移。
22.B【解析】学习者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二、辨析题
1.错误。
【解析】学习迁移不仅可能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还可能不起作用。
2.错误。
【解析】迁移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迁移既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3.正确。
【解析】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该理论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不同的官能活动相互配合就构成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该理论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传递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官能的材料。
4.正确。
【解析】共同要素说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转移,认为两种情境中的客观方面的共同要素是决定迁移的唯一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5.错误。
【解析】奥苏贝尔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与清晰性等特性都会影响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6.正确。
【解析】个体智能的高低对学习迁移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智能较高的人能较容易地发现学习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和关联,能更好地概括总结出一般原理原则,能较好地将习得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运用于新的学习情境之中。
7.错误。
【解析】学习定式是指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影响以后学习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既可以带来正迁移,也可能成为负迁移,关键在于先前学习与后继学习的一致性程度以及学习者是否能够具体分析当前和随后的学习情境,找出彼此的联系。
8.错误。
【解析】学习材料本身的组织结构和逻辑性、实用价值与意义都对迁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逻辑层次明晰的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形成积极的迁移。概括性较高,体现一般原理、原则的材料也有利于促进迁移。另外,先后学习的材料之问的共同因素越多,相似性越大,或者学习的目标与过程越接近和类似,那么积极迁移也就越容易发生。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学习迁移是学习的基石,学校教育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所学材料的迁移能力的大小。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不仅要能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必须同样能帮助他们解决将来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编排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等因素。
(2)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
(3)教授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改善其迁移能力。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教师要掌握教授速度和难易程度,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2.【参考答案】
该教师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学习迁移。在讲授某些新知识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准确地提取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对他们进行启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效激活已有知识,在已有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来降低接受的难度,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
3.【参考答案】
(1)这两位同学所谈论的学习原理是有关学习的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就是使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例如,学习语法后对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习平面几何后对立体几何有帮助;会弹电子琴就比较好学钢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例如,学习骑自行车后影响骑三轮车。
(2)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精选教材。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
大量的实验都表明,在教授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配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例,并阐明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则有助于迁移的产生。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地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为此,既要防止教材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割裂、支离破碎,又要防止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基本经验的联结点、连接线,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带及断裂点,也有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带、发展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
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宏观的整体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先教什么、学什么,后教什么、学什么,处理好这种教学与学习的先后次序是非常必要的。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简言之,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意味着仅教给学生组织良好的信息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迁移所学的内容、迁移的有效性如何等。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及其元认知策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许多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同时它们又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迁移的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编辑:广东华图)
下一篇:没有了
掌上华图客户端下载
关键词阅读: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身心发展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章节习题:学习策2015.09.16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发展心理》章节习题:中学生2015.09.16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章节习题:学习理201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