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医疗卫生考试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

砖题库直播职位库文库题库阅读|

微博微信QQ群问答师资

0451-58933777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广东人事考试 > 广东医疗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医疗事业单位高分秘笈:医疗卫生考试频考点

医疗事业单位高分秘笈:医疗卫生考试频考点

2014-05-13 21:00 医疗卫生考试 http://gd.huatu.com/yiliao/ 作者:广东华图教育 来源:广东人事考试网

【导读】广东省2014年粤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含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揭阳、云浮等13市)专项公开招聘工作,招聘卫生、教育和其他岗位共6148名工作人员。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事业单位考试,广东华图专家教研团队根据通用岗、

核苷酸代谢:
  医疗类大纲考点:核苷酸代谢(两条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两条嘧啶核苷酸合成途径的原料);核苷酸代谢的调节(核苷酸合成途径的主要调节酶;抗核苷酸代谢药物的生化机制)。
  核心考点:
  1、定义:一类由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又称核甙酸。戊糖与有机碱合成核苷,核苷与磷酸合成核苷酸,4种核苷酸组成核酸。核苷酸主要参与构成核酸,许多单核苷酸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三磷酸腺苷(ATP)、脱氢辅酶等。
  2、合成:核苷酸是核糖核酸及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体内合成核酸的前身物。核苷酸随着核酸分布于生物体内各器官、组织、细胞的核及胞质中,并作为核酸的组成成分参与生物的遗传、发育、生长等基本生命活动。
  三磷酸腺苷在细胞能量代谢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体内的能量释放及吸收主要是以产生及消耗三磷酸腺苷来体现的。
  在生物体内,核苷酸可由一些简单的化合物合成;核苷酸类化合物也有作为药物用于临床治疗者。
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在新陈代谢由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组成。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2、机体能量的来源: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糖、脂肪和蛋白质。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体内能源物质贮存的主要形式。在一般生理条件下,糖通过有氧氧化提供能量。ATP既是机体的重要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物质分解释放的能量的最终去路有三条:①转变为热能;②肌肉收缩完成机械外功;③细胞合成代谢中贮备的化学能。
  3、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① 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耗氧量显著增加,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
  ② 精神活动
  脑组织的代谢水平虽很高,但在睡眠时、在活跃的精神活动及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均不大,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而当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强烈的情绪激动时,由于随之而出现的无意识的肌紧张以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③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lh左右开始,延续7-8h,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未进食时有所增加,食物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其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高达30%(推测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在为患者配餐时,应考虑到这部分额外的热量消耗,给予相应的能量补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④ 环境温度:人(裸体或只着薄衣)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情况下最为稳定。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增加代谢率。
消化与吸收
  医疗类大纲考核内容:胃肠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胃肠的神经支配及作用;胃肠激素及其作用);口腔内消化(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唾液分泌的调节);胃内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运动: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小肠内消化(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大肠内消化(排便反射);吸收(小肠在吸收中的重要地位)。
  核心考点
  1、消化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粘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2、盐酸的主要生理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分解蛋白质所需要的酸性环境;②杀死进入胃的细菌;③进入小肠后,引起胰泌素、胆囊收缩素等激素的释放;④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血液
  血液与血液循环
  1、血液:血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属于结缔组织。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2、血型与红细胞反应
  ① 血型: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至今已发现29个不同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临床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凝集原:指镶嵌在红细胞膜上的一些特异蛋白质或糖脂,在凝聚反应中起抗原作用。
  凝集素:指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聚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存在于血浆中。
  ② 红细胞凝集: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个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
  3、血液循环: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炎症:
  医疗类大纲考点:概述(定义;原因);基本病理变化(变质的概念;渗出的概念、炎症细胞的种类和主要功能、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主要作用;增生的意义);组织学类型(渗出性炎症的类型、病变和结局;增生性炎症的类型和病变特点)。
  核心考点:
  1、炎症表现: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血管反应是炎症过程的中心环节。具体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
  2、炎症分类:① 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② 从炎症的主要的组织变化可分类如下:(1)变质性炎症。(2)渗出性炎症(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坏死性炎、卡他性炎)。(3)增生性炎症。(4)特异性炎症(结核、梅毒、麻疯、淋巴肉芽肿等)。
  3、病变及反应
  1、病变: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通常概括为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炎症局部组织所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称为渗出;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此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细胞的再生和增殖称为增生。
  2、反应:① 局部反应:局部表现以体表炎症时最为显著,常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② 全身反应:炎症病变主要在局部,但局部病变与整体又互为影响。在比较严重的炎症性疾病,特别是病原微生物在体内蔓延扩散时,常出现明显的全身性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增多、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增生、实质器官的病变。
氧化磷酸化:
  医疗类大纲考点:ATP与其他高能化合物(ATP循环与高能磷酸键;ATP的利用;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概念;电子传递性;ATP合成酶;氧化磷酸化的调节)。
  核心考点:
  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自由能用于合成ATP(即ADP+Pi→ATP),这种氧化放能和ATP生成(磷酸化)相偶联的过程称氧化磷酸化。有底物水平磷酸化和电子传递水平磷酸化两种类型。
  1、电子传递磷酸化:电子由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伴有ADP磷酸化形成ATP,或者说是ATP的生成与氧化电子传递链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
  2、底物水平磷酸化:被氧化的底物伴随氧化脱氢磷酸化,其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配,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再通过酶的作用形成ATP。这一磷酸化过程在胞浆和线粒体中进行。
  3、磷氧比( P/O ):指每消耗1mol氧所消耗的无机磷的mol数。由于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传递一对电子消耗一个氧原子,而每生成一分子ATP消耗一分子Pi ,因此P/O的数值相当于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氧所产生的ATP分子数。NADH呼吸链:P/O→3;FADH2呼吸链:P/O→2
 

(编辑:广东分校)

2016年国考公务员笔试课程
京ICP备11028696号 京ICP证090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