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发布!2024国家公务员岗位查询_国考网站官网
2023-10-15 02:24 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广东华图教育
全新发布!2024国家公务员岗位查询_国考网站官网由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国家公务员栏目由提供,更多关于2024国家公务员岗位查询,国考网站官网,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重磅,2024国考公告已启动,即日起进入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状态,小伙伴们都回到状态了吗?国考公务员考试网官网为同学们汇总了国考职位表2024广西、2024年国家公务员岗位招录等考试信息,历年来公务员考试也深受考编考生“追捧”,那么今天帮助大家分析如何比对历年报考数据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让大家能对国考报考职位有更清晰地了解,做到心里有数。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2024国考如何选择报考岗位?】
2024国考报名工作已启动,报名正在火爆进行中,你选好岗位了吗?
面对数以万计的岗位,如何快速精准的定位到适合自己的、 又容易上岸的岗位呢?国家公务员考试专题网整理了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选岗技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技巧一、避免盲目报考热门岗位
虽说个人意愿放在首位,但也要看岗位是否容易考,因为上岸才是关键。
记住一个原则,“专业限制越多的岗位,可能考上更容易”。
一般限制条件越少的岗位(三不限)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发达地区、热门岗位竞争激烈。
最好的方式就是查询往年报考人数和入围分数线、竞争比等。
如果该岗位历年竞争较为激烈,建议你不要报考,降低风险,选择其他的岗位。
所以要多备选几个岗位,对照历年岗位情况,精准选择。
技巧二、利用岗位的限制条件
一个岗位报名人数的多少,决定了你上岸的难易程度。而限制条件越多的岗位,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自然不多。
在职位表中专业限制条件有很多,比如学位等级、工作经历、职业资格证书、政治面貌等,尽量选择限制条件多,专人专岗的职位。
限制下符合条件的人数会大幅减少,尽可能保证自身优势,可以使你的竞争压力减少,提高上岸概率。
技巧三、选择中间时段报考
一般来讲,国考的网上报名时间大概为十天左右。在考试报名系统开启后,可以晚几天报名。
一方面,选中间时段报考可充分参考前面的报考情况,做出有利选择;
另一方面,如果资格审查未能通过,还能有充足的时间更换职位,重新填报。
技巧四、注意几类职位,考虑好再报
离家远且偏远地区岗位。为了能更稳的上岸,选择一些偏远地区的职位,有这样打算的一定要考虑清楚,做好心理准备,生活与工作各方面都很难适应。
招聘人数与报名人数都少的岗位。大多数考生最关注的“点”就是报名人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能用人数来体现竞争程度。
打个比方,就是人数少大家的心里就想着,我拼命努力超过这几个人就能上岸,那简单多了。
无形当中就会出现这几个人都会“拼命”学习,这样就提升了竞争压力。
有性别倾向的职位。国考职位中,有些职位没有标注性别性质,但会在招录职位要求中标明“该职位需长期驻外,较为辛苦,适合男性”等情况说明。
虽然没明确要求必须要招录性别,但其实间接表明了有拒绝女性的倾向,所以,女性报考要慎重。
难考的职位。一般难考的岗位为:国税局、党群机关、海关、外交部。
这四类岗位都难出了共同点,一是岗位分数普遍偏高,竞争激烈,考生多是名校的学霸选手,二是对专业、学历与考生身份的要求高。
有意向选择以上几类职位的考生,一定要考虑清楚了再报,选定不后悔!
万事无完美,上岸也是一样,肯定不是完美的,但能够满足自己的主要需求,并且没有自己时时刻刻都厌烦的缺点,就已经趋于完美。
总之,一句话,选的时候要深思熟虑,反复斟酌,最后的结果,不留遗憾和后悔最重要。
【2024国考选择报考岗位可以参考历年报考信息、进面分数等】
另外,往年国考的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对报考阶段的选岗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你了解历年国考进面分数线,根据数据筛选对比,更能选出你心仪的职位,比起茫无目的的选岗,而通过比对历年国考报考数据进而找出自己要报考的岗位,这样的选岗更有方向。
2021年-2023年水利部门最热岗位入面分数
历年国考(阳江地区)报考分析及进面分数线参考
(数据仅截取一部分)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报考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
【2024国考笔试考试笔试科目考什么?】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时间定于11月25日-26日,其中,笔试包括公共科目与专业科目。
公共科目为所有岗位必考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与《申论》两个科目。按照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共设置三类试卷。
行测试卷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5个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省级(含副省级)以上试卷共135道题,市(地)级以下试卷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共130道题,缺少的五道题为数量关系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科目三套试卷会引用不同的材料,有些年份的考试也会出现部分材料相同的情况,但材料数量、题型、题量大致相当,材料主题比较接近,只是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试卷难度略高于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试卷。
专业科目考试较少,一般只有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岗位才会考察对应的专业科目,例如银保监会、非通用语职位、公安类职位等。
【2024国考笔试备考试题练习】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3.以下关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说法错误的是:
A.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B.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C.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D.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相统一
正确答案:D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这方面有很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________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势利导 泽被后世
B.因地制宜 经久不衰
C.顺势而为 利在千秋
D.物尽其用 历久弥新
第一空,前文提到“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故此处应填入表示根据客观条件而行动的词语。“顺势而为”指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物尽其用”指充分发挥各种东西的功用。二者均与句意不符,排除C、D。第二空,“经久不衰”指持续很长时间而不衰减。“泽被后世”指恩惠遍及后代的人民。根据“不仅……而且……”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跟“造福当时”构成递进关系,表达的应是生态水利工程具有的比造福当时更长远的意义。“泽被后世”填入表达其也能给后代造福,符合句意。故本题选A。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国考题目,请查看历年试题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专用教材』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喜讯:为了考生有针对性的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广东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强势推出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让考生的备考全方位,更有效,信心爆棚!
点击购买:2024版全新升级公务员考霸笔记易错题集 |
点击抢购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行测+申论)教材 2本
点击抢购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 教材+真题 4本
温馨提示
欢迎您选择华图小店,在这里,我们向您承诺,本书店出售图书均为正版图书,请您放心购买!
点击进入>>>2024国家公务考试公告解读峰会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下载>>>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在线检索>>>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
点击购买>>>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
国考各省每日报名动态: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各省报名人数统计(同步更新)
国考广东每日报名动态: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广东报名人数统计(同步更新)
【汇总】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相关信息 | |||
考试安排 | 招考信息 | 时间安排 | |
公告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公告解读峰会 | 10月14日 | |
职位下载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下载 | 10月14日 | |
职位检索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检索系统 | 10月14日 | |
专业目录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目录 | 10月14日 | |
考试大纲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 10月14日 | |
报考指南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 | 10月14日 | |
报名入口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 |
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 | |
缴费说明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缴费入口 国家公务员报名照片在线调整 |
11月1日0:00至11月6日 24:00 | |
准考证打印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 | 2023年11月20日0:00至11月26日15:00 | |
考试流程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流程 | ||
考试科目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 | 2023年11月25日-26日 | |
笔试备考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 国考行测备考 国考申论备考 |
||
成绩查询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合格分数线 |
2024年1月 | |
交流群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 ||
辅导课程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 |
以上是全新发布!2024国家公务员岗位查询_国考网站官网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4国家公务员岗位查询,国考网站官网,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的信息敬请加入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及关注广东公务员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关键词阅读:
(编辑:广东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