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微商城| 砖题库职位库文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广州 在线咨询
    深圳 在线咨询
    佛山 在线咨询
    珠海 在线咨询
    中山 在线咨询
    清远 在线咨询
    韶关 在线咨询
    东莞 在线咨询
    惠州 在线咨询
    汕头 在线咨询
    汕尾 在线咨询
    潮州 在线咨询
    揭阳 在线咨询
    梅州 在线咨询
    河源 在线咨询
    湛江 在线咨询
    肇庆 在线咨询
    江门 在线咨询
    阳江 在线咨询
    茂名 在线咨询
    云浮 在线咨询
    广东华图 在线咨询
  • 当前位置:广东人事考试网 > 华图资讯 > 新闻资讯 >

    阅读模式

    2022年北京公务员面试备考干货:近三年面试考情解读

    2021-11-17 09:18 广东人事考试网 来源:广东华图教育

      关于2022年北京公务员面试备考干货:近三年面试考情解读这个话题,相信很多小伙伴都非常有兴趣了解,因为这个话题也是近期网络上非常火热的,那么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2年北京公务员面试备考干货:近三年面试考情解读,华图教育广东公务员考试网小编便从网上搜集了一些与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北京市公务员面试相关的信息,下面分享给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准备面试最好的“武器”之一就是研究试题,能透彻地理解试题意味着面试成功了一半。华图教育认为,广大考生要想在面试考场上决胜千里,就需要充分把握北京市近年面试试题的基本命题规律和特点,从中挖掘有益于备考的部分。下面华图教育对历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试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和研究,以帮助考生备考。

      一、北京面试试题特点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面试试题可以看出,北京市公务员面试试题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题型稳定中有创新。比如,除了常规的结构化面试题目,在近几年北京市公务员首批面试中,均出现了材料题,2018年和2019年出现的是“一拖四”的大材料题, 2020年出现的是只有一问的微材料题。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要对常规的面试题目进行练习,还要对材料题引起重视,多加练习。

      第二,对各种测评要素的考查趋于综合。其中,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是重点考查要素;应变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也有涉及,但考查得不多;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虽没有单独考查,但经常和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一起进行综合考查。

      二、面试各测评要素考查特点分析

      (一)综合分析能力

      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对综合分析能力考查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以社会现象为主,政策理解考查较少

      在近几年的北京市公务员面试试题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社会现象类问题进行。其中,社会现象类型多样,有积极类的社会现象,比如,在疫情期间,很多企业迎难而上、化危为机,赢得发展新机遇;也有消极类的社会现象,如除了高级知识分子,其他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只是走马观花;也有争议类的社会现象,如交警在除夕夜对违停车辆只贴罚单却不处罚。在涉及的社会现象类型中,消极类和争议类的社会现象居多。

      无论是传统的结构化面试题目,还是“一拖四”的材料题,社会现象类问题的设问方式基本上都是“社会现象+你怎么看”。

      【例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疫情期间,很多企业人士深受启发、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在转型升级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发展新模式。对此,你怎么看?

      【例题2】

      博物馆面向社会群体开放,但是参观的群体大多是高级知识分子,即便有一些其他观众来博物馆参观也只是走马观花。对此,你怎么看?

      【例题3】某地有一名交警,在除夕夜当晚,对街上的违停车辆贴罚单,罚单上除了写明车型、时间以外,还写了一句“节日快乐,今天不处罚”。此事一经曝光,一天就被叫停,网友议论纷纷。对此,你怎么看?

      上述三道题目都是社会现象类题目。其中,例题1属于积极类社会现象,很多企业在疫情期间能够转危为机,在危机中获得新发展,其他企业可向这些企业学习,从而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之路。例题2属于消极类社会现象,博物馆面向大众开放,就是为了发挥其文化作用,让社会大众能够通过博物馆正确认识我们的文化和历史,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使博物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例题3属于争议类社会现象,交警在除夕夜对违停车辆不予处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式不对。作为交警,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再温情执法。

      虽然近几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对时政热点类问题的考查以社会现象类问题为主,但是对于政策理解类问题也有所涉及,尤其是2020年考查政策理解的题目有所增加。

      【例题1】

      近期,很多公共场所推出预约制度,针对景区、医院、图书馆等场所采取分时段预约。对此,你怎么看?

      【例题2】某省实行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如果企业排污达到标准,则被纳入正面清单,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可以“不停产、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对此,你怎么看?

      上述两道题目都是政策理解类题目。例题1是让考生谈一下对公共场所分时段预约制度的看法,考生在发表看法时,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去谈。例题2是让考生谈一谈对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的看法,考生在分析时,可以从这一制度对不同主体产生的影响去分析,既要看到这一制度积极的一面,也要注意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2.考查范围涉及多领域

      北京市公务员面试试题对热点内容的考查范围广泛,涉及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领域。以2020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试题为例,考查的热点内容包括以下几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属于经济方面的现象;春节老人去子女城市过年,属于社会方面的现象;各类宣传活动进校园,属于教育方面的现象。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多多关注社会各方面的热点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例题1】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生育率的下降,预计2030年左右中国人口将出现负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口红利将彻底消失,人力成本将更加高昂。面对人口结构的变化,你怎么看?

      【例题2】现在很多老人春节都去子女所在的城市过年,导致春运期间外出人员增多,加重了春运压力。针对这一现象,你怎么看?

      【例题3】现在消防、税收、环保进校园的活动很多,但部分家长和老师认为这会耽误学生学习,因此对这类活动持有不同意见。对此,你怎么看?

      (二)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纵观近几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对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考查,通常以组织活动类问题的形式呈现。常见的出题形式是让考生去组织一个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设问形式以“你怎么组织”“你会如何组织”居多。其中,有的是给定了活动目的,问考生如何做;有的是给定了活动主题,问考生如何做。这凸显了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对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的考查以实际工作为导向的命题特点,如组织“传递关怀,感受安心”活动、组织“为民服务风采事迹”宣传活动、组织成立爱心公益车队等。此外,活动策划类、宣传类、培训类、调研类等明确指出活动类型的题目在近三年的面试中也都有所涉及。

      【例题1】疫情期间,你所在单位计划面向全体职工组织一次“传递关怀,感受安心”的活动。如果领导将这项工作交由你负责,你会如何开展?

      【例题2】疫情期间,各个社区都有志愿者的身影,24小时站岗测温,感动无数群众。你作为某社区的工作人员,领导让你组织一个有关“为民服务风采事迹”的宣传活动,你怎么组织?

      【例题3】

      春节前夕,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成立爱心公益车队,免费送外出务工人员回家,你怎么保障这次活动顺利进行?

      上述三道例题中,例题1和例题3都没有明确指出活动类型,而是让考生根据工作实际去组织完成一项活动或任务。回答此类题目,考生要围绕活动或任务的目的,从整体上把握活动如何开展、如何组织,在把控流程的同时,也要对细节进行考虑,进一步思考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做好预案,在兼顾全局的同时突出个性化问题。例题2是明确的宣传类题目,考生在作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宣传工作的流程,根据活动目的选取合适的宣传方式,以便让宣传效果最大化。

      (三)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

      对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考查通常以人际处理类问题的形式呈现。在近几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中,对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考查也比较多,题目中涉及的类型以处理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为主,涉及的矛盾主体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而处理与群众、其他部门等主体之间关系的题目较少。在作答此类题目时,需要分析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的矛盾点,把握与领导、同事矛盾处理的相关原则,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促使工作顺利完成。

      【例题1】你负责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与该项目负责人进行对接。但是在对接工作时,他消极怠工、拒不配合,影响了工作进度。对此,你怎么办?

      【例题2】你替同事值班,一位老大爷前来办理业务,但是由于政策变动,老大爷携带的资料不齐全,你无法为其办理业务,于是老大爷要投诉你。此时,你怎么与其沟通?

      在上述两道题目中,例题1涉及与同事关系的处理,题目中的主要问题是你需要对接的项目负责人不配合你的工作、消极怠工,那么,考生就要找到对方不配合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措施,让对方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配合“你”做好交接工作。

      例题2的矛盾设置相对比较简单,就是与群众关系的处理。但是,“怎么沟通”的题目设置不但考查考生的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还考查了考生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这类题目,区别于传统的“怎么办”或“怎么处理”的命题角度,主要考查考生在沟通中是否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也就是人际交往的技巧。同时,看考生是否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是否有意识去解决人际矛盾,并从实质上解决对方反映的问题。

      就例题2而言,政府人员和群众沟通时,不仅要合理、合法,还要运用沟通技巧灵活表述,让对方理解“你”的工作。所以,这也反映出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对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的考查出现了和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综合考查的趋势,需要考生注意。

      (四)应变能力

      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对应变能力的考查多以情境处理类问题的形式呈现。在近几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中,对应变能力的考查,其设问形式除了常规的“你怎么办”之外,题目中还会为考生设定具体的身份,如平台负责人或社区负责人,让考生根据给定身份的职责和权力,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具体的工作障碍。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仔细审题,准确把握题目要义,把握细节,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例题1】某地开通了网络辟谣平台,联合各个领域的专家对网络谣言进行回应,但是有群众反映辟谣等待时间长,并且很多回应内容看不懂。如果你是平台负责人,你怎么办?

      【例题2】你是某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你们社区有一些多才多艺的残疾人自发地组织成立了一个艺术团体。但是因为场地及其他原因,活动一直组织不起来,导致残疾人的积极性受挫。于是社区残疾人艺术团团长找到你,想让你帮忙解决一些问题。请问,你怎么做好服务工作?

      (五)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

      在近几年北京市公务员面试试题中,直接考查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的题目较少。2018年、2019年没有出现过此类题目,2020年则重新出现了此类题目。

      【例题】请结合报考的岗位,谈谈你觉得工作中应该注意什么。

      上述这道题目,就是考查考生的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考生在作答这类题目之前,要对报考岗位的性质及其工作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的阐述中做到有话可说。

      (六)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近几年的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考查很少,2018年和2019年都没有出现考查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题目,2020年则重新出现了这类题目,这需要考生引起重视。北京公务员面试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现场模拟的形式来进行的。考生在作答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注意语气和称呼的转换,可以将考官当作要模拟的对象,增强情境感和交流感。

    2022年北京公务员面试备考干货:近三年面试考情解读

    广东华图教育——公职招聘考试培训机构,只呈现有价值的内容给读者;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广东公务员考试网2022广东省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新闻多一点——

      1、华图图书网课_华图网络课程_华图教材题库-华图商城

      2、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编问答平台_华图问答

      3、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编资讯聚合专题

      4、『2021公务员联考』全国各地省考新考情,看完心中有数!

      5、『高考分数线查询入口』2021全国各省高考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各位读者,欢迎进入广东华图新闻资讯网!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阅读: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 北京市公务员面试

    (编辑:广东华图)

    广东华图面授辅导课程
    Smohan

    广东华图

    广东华图微信公众号:gdhtgwy

    立即关注
    • 25000+ 每日阅读
    • 200000+ 粉丝
    • 1000+ 每日转发
    广东公务员考试信息
    Smohan

    华图公务员考试热点

    广东华图官方微博:广东华图

    立即关注
    • 60000+ 粉丝
    • 16000+ 博文
    • 700+ 每日转发

    考试工具更多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备考资料
    考试信息
    试题资料
    辅导课程
    华图题库
    广东华图官方微信 广东华图官方微信 微信号:gdhtgwy
    首页 咨询 课程
    首页 招考信息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