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之语句理解题(2)
2018-12-24 11:38 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对于语句理解题,最后一个难点在于准确理解语句所限定的论证逻辑。申论的核心是用文字讲特定的道理,所以,除了限定的结论之外,申论的论证方向也是限定的。所谓的论证方向,就是采取什么方式去论证观点,是证成还是证伪,是说明情况还是解决问题,是搭桥还是补充论据,这个论证方向决定了你作答的内容。很多机构对于语句理解题,都秉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段论式结构,这种结构也误导了很多考生。这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的女朋友问你,我美嘛?你是回答美还是不美呢,还是告诉她你应该如何穿衣打扮呢。我相信,思维正常的人都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明确论证方向,是我们避免答非所问的基础,下面还是以国考题为例。
(2013国考副省级)“给定资料2”文章的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重要的财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
这个题就是典型的证成的论证方向,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在给定资料中寻找论据,进而证明作者的观点成立,而不是提出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
除了证成,还有证伪。
(2015年国考地市级)“给定资料6”中划线句子写道:“人文是精彩的,科学是呆板的。”请结合你对这句话对的思考,联系历史与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个题还是很有难度的,一是难在“人文是精彩的”与“科学是呆板的”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因果关系?因为人文是精彩,所以科学是呆板的?还是并列关系?对这个的正确判断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续你能否正确作答,很多机构就是理解错了这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所以才会写出《用人文之光照亮科技之路》这样的逆天文章,跟这样机构学,不被淘汰才是见了鬼了。
言归正传,这两个句子,明显是并列关系,但是,作者对于科学是呆板的,明显是持否定态度的,因此,这个句子的论证方向就变成了从给定资料中寻找原因来证伪这个结论,即要明确,因为……..,所以科学不是呆板的。其实这点在材料中也明确出来了,就是科技的精彩蕴藏在科技的人性化中(人性化也正是人文精彩的原因),科技就在你我身边,正在形成所谓的“第三种文化”。所以科技的人性化即是科学精彩之光。
证成与证伪都是比较典型的思路,国考还一些特殊思路,比如搭桥。
(2016国考副省级)“给定资料3”中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首先,这句话在给定资料中内涵是如果我们的公民不讲规矩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实现文明大国的崛起,这中间有一段逻辑是缺失的,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补全这个逻辑,深化公民学礼与文明大国崛起之间的联系,通过阅读给定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不学礼的话,我们的公民素质就不能有效提高,进而公民就无法树立大国意识,公民无法树立大国意识,文明大国崛起也就无从谈起。这种严谨的逻辑链条,新颖的搭桥思路,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最后再介绍一种情况,逻辑省略。
(2017年联考)根据你对“给定资料6”中划线部分“但现在的时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忙碌起来,而不是一直在缅怀过去,一直在不经过大脑的轻松娱乐”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句子本身不难理解,就是强调了我们需要忙碌,但是,这个“但”字意味深远,按照正常的逻辑,只有有了“虽然”,才能有“但是”,这个句子虽然把前半部分省了,但是我们在论证过程中确是不能省略,不然就是逻辑思路不完整。这种逻辑省略,真的可以杀人于无形。
综上,语句理解题难,难在特定的因果关系,难在特定的概念内涵,难在限定的论证逻辑。虽然语句理解题没有固定套路,但是也不是无路可循,在分析语句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做到三个明确,就能顺利攻下这道难关。
(编辑:广东华图)
线上微信客服
广东华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