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公务员考试网

020-61136179
020-38876899
广东省人事考试网-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科目是一门分数提高较快的科目,下面就政法干警的申论科目如何有效备考,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助考生针对性高分备考。

  一、09年申论考情分析

  09年政法干警申论考试各地命题形式五花八门,有的地方专科和本硕试卷完全相同,有的地方采取类似国考的形式,同一张试卷区分作答要求,少数地方完全分开出题。而我们河南的专科类和本硕类试卷,材料相同,作答要求不同。无论怎么样,以上出题形式是符合此次大纲规定的。

  专科类:

  1.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制定《食品安全法》,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300字(20分)

  2.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我国食品监督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400字(30分)

   3. 根据给定材料,以“食品安全与社会和谐”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述有据,字数800-1000(50分)

  本硕类:

  1.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食品安全法》替代《食品卫生法》的必要性。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300字(20分)

  2. 材料中说道“一些地方官员认为,对本地区管理过严,会影响本地税收与就业”。这种现象是否存在,请你说明原因并进行分析。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400字(30分)

  3. 根据给定材料,以“食品安全与社会和谐”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述有据,字数1000-1200(50分)

  二、申论热点较为宏观,不过度求新

  从09年考题来看,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发生在2008年,而河南政法干警就考察了食品安全问题,这说明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热点追求宏观影响范畴较大的时间,是有深入挖掘的深度、有长期探讨价值的问题,类似问题还有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环保、经济、突发事件应对、网络舆情能力等核心热点问题,每年均会以不同程度、不同的事件出现在各地的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中。

  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应主抓近两年度内影响较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不应过度求新。

  另外,许多考生很关心的是,考过的话题还会再考吗?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考过的话题有可能再考。就像食品安全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个点已被考了“多次”,但似乎仍有再被考察的可能性。我们看看历年各地申论真题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但考过的话题如何再度考察呢?命题者可能会作以下几种变化:

  (一) 从“新的角度”切入考察“旧话题”。

  这里我们首先要谈的是07年4月22日的重庆市的申论考题考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但其切入的角度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其并没有从“如何预防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这一“传统的角度”切入,而是换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在新闻媒体曝光后才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关注”,这里关键的论述点是“政府相对新闻媒体的‘滞后性’问题”。如果考生不看清楚题目,直接按照“传统角度”落笔成文的话,那就会造成“离题”,从而导致考试的低分。

  另外,我们再看一下近年来对“能源问题”的考察,早在2004年的时候,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就考察了“能源危机”问题,谈的是如何“节约”能源。到了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考察的是“能源开发问题”,这次申论考试的话题就变成了如何“开发”能源。

  (二)考察不同的“微观话题”

  这里我们先举“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为例,这个话题在06年时是一个很热的话题,06年的北京市申论命题和06年的江苏省申论命题都是考察“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但这两个考试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重题”。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微观话题”切入考察这个点:06年的北京市申论命题是从“当时国内的申遗热潮”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而06年的江苏省申论命题是“洋节日的传入对传统节日带来的冲击”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

  再比如说对“扶贫”问题的考察,2003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考试考察的是“城镇贫困问题”,而2005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考察的是“农村扶贫问题”。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是“城镇”的问题,一个是“农村”的问题,两者考察的是不同的“微观话题”。

  所以,即使是同一个申论话题,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也要注意可能涉及的各种微观层面,全面复习备考。

  (三) 考查“变化了的旧话题”。

  这里就举“传销问题”为例,这个话题在90年代的时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热点问题,但在进入2000年后,这个九十年度的“旧话题”在2004年上半年的广东公务员考试的申论命题中被再次涉及。但这次考察的“传销问题”我们在九十年代所想象的“传销问题”,因为进入21世纪后,“传销问题”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主体的变化”。90年代的时候,“传销”主要是一些文化层次较低的失业人群所从事的工作,而进入21世纪后,却出现了“大学生参与传销”的现象,这样一来,问题就有了“质的变化”。这也是申论命题的“旧题新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旧话题”的“变化问题”,除了上述所说的“主体变化”,其实还有很多的变化,比如“内容上的变化”,如传销话题如果要再度被考察则有可能考近年来比较热的“招生传销”问题。因为以前人们心目中传销只是一种“买卖不合格或价格偏高产品的行为”,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招生”也可以作为一种“传销”,这就有可能出乎很多的意料了。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广东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